3月31日,中国*商业地产商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召开2014年度业绩发布会。
万达商业董事兼执行总裁曲德君称,2014年万达商业总收入为1078.71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13年增长24.31%。当年万达商业地产的核心净利润148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13年增长14.04%,核心溢利率为13.74%。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下行、销售放缓的背景下,万达商业地产已经出现“出租比卖房更赚钱”的状况。
万达商业的投资物业租赁及物业管理,即万达广场的租金收入和物业管理费收入,在2014年的毛利率达到73.89%。这也意味着,对拥有百余家万达广场的万达商业地产来说,投资物业租赁及物业管理业务虽然在营业收入占比不足10%,但其在营业利润的贡献上占到了40.80%。
万达商业董事长丁本锡表示,万达商业预期实现的目标是降低对销售物业的依赖。
与住宅开发商,“开发完就卖掉”赚取一次性收益不同,万达商业的增长模式是将物业销售和投资物业相结合,业界称之为“以售养租”。
这种模式使万达能够通过物业销售的现金流平衡投资物业所需的资金,同时,因投资物业能带来大量客流和商业便利,又能增加销售物业的吸引力。
不过在房地产市场销售进入低迷期的时候,这种模式难以持久。万达一方面试图降低对销售的依赖,同时,也在试图通过“轻重资产并重”的方式减轻资金的压力,
2014年万达商业自持物业建筑面积达到2156万平方米,较2013年底的水平增长了31.87%。从数据对比上来看,这一增速高于该企业去年在物业销售确认面积上的增速。
从物业规模看,万达商业也已成为全球*的不动产企业之一。丁本锡认为,随着物业租赁及商业管理业务毛利率进一步提高,对利润贡献提升,万达商业在抵御房地产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方面的能力更强。
在2014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整体低迷期,万达商业地产整体毛利率达到42.6%,较2013年仅微幅下滑,基本保持稳定,大幅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
对于2015年,丁本锡透露,万达商业预期目标是新开业购物中心26个,中国开业的万达广场将达到133个。
截至2014年底,万达商业地产拥有的已开业商业综合体数量已经达到107座,分布于中国的71个城市。
3月31日,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世茂,00813.hk)在香港正式发布2014年公司及附属公司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2014年全年营业额为560.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上升35.1%。期内实现毛利额182.3亿元,同比上升24.5%;毛利率32.5%,处行业较高水平。全年实现核心净利润79.07亿元,同比上升8%。
在新的市场形势下,世茂不再以销售规模作为单一增长指标,而是更加注重各项指标的均衡性、高品质增长,多项核心指标处于行业高位,也因而得到了金融证券机构的认可。国浩资本日前分析认为,对希望持有内房股的长线投资者而言,世茂房地产、华润置地等企业是行业*。
“增重”、“健身”均衡发展
2014年是房地产行业集体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增长质量转型的一年。利润率、回款率成为多家房企明确提出的核心考核指标。
据世茂2014年报显示,期内实现毛利额182.3亿元,同比上升24.5%;毛利率32.5%,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全年实现核心净利润79.07 亿元,同比上升8%。在目前已发布2014年报的房企中,毛利率保持在32%以上的,仅有中海、世茂、保利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同时,世茂2014年销售回款率80.2%也高于行业60%-70%的平均水平。
在区域布局方面,世茂通过重点区域深耕,实现了业绩的稳健增长。2014年世茂在南京、厦门、福州、泉州、常州、张家港等福建和长三角多个城市取得单盘销冠。在重要战略区域福建省, 2014年世茂以175亿元销售额第三次蝉联福建销冠。2014年在福建省迎来自贸区设立、“一带一路”核心发展区域等多项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利好之际,世茂的成绩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尤其在2015年,世茂携福建石狮市一同参加2015米兰世博会,将助推城市共同谋求更好、更多元的国际化资源平台。
年报显示,2014年,世茂累计销售额为702.2亿元,同比增长4.7%。根据市场变化,世茂调整产品结构,逐渐形成了全类型、多层次的产品体系。经专业估算,世茂主要投资物业及酒店的市场价值为人民币590亿元。分析人士认为,投资性物业会成为世茂下一个增长亮点,在行业的战略转型期,这也是衡量房企成长性的重要指标。
“面粉”、“钱流”结构优化
随着楼市整体库存高企,部分人口净流出的三、四线城市,市场风险不断加大。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地价也水涨船高。为此,世茂2014年的投资策略也显得更加审慎。
2014年,世茂持续加大在一、二线城市拿地的比重,优化城市布局。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世茂新增土地储备739万平方米,分布于北京、上海、南京、厦门、大连、成都、重庆等17个城市,项目均位于当地的核心区域或潜力地段。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世茂总计拥有3607万平方米优质土地储备,土地存续比(土地储备与当季度销售面积的比值)约为22。按照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的研究模型,土地储备存续比值在20-35左右较适量,也就是以企业年均增长20%计算,土地储备相当于企业未来3-5年开发所需用地。
在另一项衡量企业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资金结构方面。世茂2014年净负债率58.6%,达到管理层预定目标,在行业整体负债率偏高的背景下,这一成绩较为突出。
至2014年12月31日,世房银行等总借贷余额较2013年底的493亿元上升到620亿元,现金余额较2013年的196亿元上升至239亿元,未动用授信额度约180亿元,为世茂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的长期资金支持;
为了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优化资金结构,2014年世茂成功发行了6亿美元7年期高级票据。并且,这一行动一直持续到2015年一季度,目前,世茂境外债券的平均利率已从8.01%降低至7.76%。
世茂还于2014年7月获得了4年期的7.36亿美元等值银团贷款,为集团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充裕的现金流。年报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世茂持有现金239亿元,加上180亿元银行授信额度,世茂可动用的资金已达到419亿元。
优质的土地储备、严谨的土地成本、资金成本控制以及充裕的现金,为世茂2015年乃至未来数年持续稳定的业绩提供了强力支撑。
以“互联网+”开创白金时代
世茂在2014年年底提出“白金时代”理念之后,引起行业广泛思考。在此次发布的2014年报中,世茂进一步专门提出要“结合互联新理念开创白金时代”,这也是在中国房地产行业,首次将“白金时代”正式写入企业年报。
2014年是房地产行业转型之年,同时,也是移动互联网大潮席卷房地产业的关键一年。在国家层面鼓励“互联网+”的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将深刻改变房地产行业的商业模式。
世茂深刻认识到,单以增长率、周转率等旧的价值体系来指引房企的发展,房企只能进入“白银时代”。谁能以互联网思维,在房地产行业创立以人为核心展开商业和运营模式,谁就能在短时间内打破行业壁垒,开创企业发展的“白金时代”,真正实现可持续、有品质的增长。
为此,2014年,世茂通过“宅行动”、“e生活”等一系列行动落地云平台资源,并初步构建出世茂生活服务APP矩阵,布局社区O2O领域,加速落地“生活方式运营商”战略,积极尝试以人为核心开展运营的新商业模式。
在“生活方式运营商”战略指引下,世茂开展了一系列产品创新与研发。如2014年圣诞节开业的MiniMax睿选酒店,就是以全新的社交、电商平台理念,为80后、90后客群定制的MiniHotel。今年,世茂专门设立生活方式研究室,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度研究,并以此指导创新研发。2015年世茂还将继续推出MiniMall、主题乐园、全时街区等创新业态,并进行规模化复制。
对于2015年房地产市场,世茂预计,2015年房地产政策将整体上保持宽松,保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世茂相关负责人称,公司将根据市场变化,继续以灵活的策略,及时调整供货节奏,以实现稳健增长的企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