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九成农民不愿交地换非农户口:没了地心里不踏实

[ 信息发布:www | 发布时间:2014-08-06 | 浏览:1495 ]

我国国内13亿人约有9亿农民,土地历来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化耕种的普及,传统手工耕作的方式逐渐被淘汰,那么这么多农民将何去何从?这是国家近些年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揭开农村城镇化的序幕,近期,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将在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但对落户城镇,农村户籍的居民对此持什么态度?

记者随机采访不少农村户籍居民,当被问到“作为农村居民,是否想过要转为城市户籍”时,九成农民不愿换户口,“不愿意从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

至于原因,他们之中的一些人表示,“农村有地,有地就踏实”,“农村现在保障多了,农村人一样可以买社保”,“没什么理由,我是农村出生成长,我就是农村人”。

有观点认为,“人们愿不愿意进城,能不能进城,主要应由市场调节,光靠行政手段效果很难见效。”730日,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认为,过去很多人千方百计想成为城里人,甚至花钱买一个城镇户口,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的户籍制度下,城市市民能享受到很多农村居民享受不到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待遇,比如子女入学、社保等。而进城务工人员,则很难获得基本的社会保障,也无法享受当地的福利待遇,买房受到限制,子女无法入学、高考,公园无法办卡等。这使他们没有归属感,而且心理落差变大,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现在,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很多农民认为土地比城镇户口更重要,特别是一些城郊的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很快,反而在城镇要面临更激烈的社会竞争,物价又高,“城镇户口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减退”。

周天勇认为,户籍只是一张皮,关键是依附其上的公共产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首先要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